出版時間:2019/01/09 10:57
高雄的土方和預拌混凝土漲價,直接衝擊的就是營建成本,而這營建成本建商不可能全部吸收,終究還是要反映到消費者身上,造就了高雄房價可能上漲,這對原本口袋就不深的首購族來說無疑是個打擊,畢竟高雄首購族可以接受的總價範圍比起過去,已經小幅下修,過去總價800萬元以內被稱為首購的產品,如今已經降至700萬甚至更低,才符合首購族的負擔能力。
過去高雄的購屋門檻大部分以總價800萬元作為分水嶺,800萬元以內的被認為是首購產品,超過800萬元的則是換屋產品,不過最近這幾年高雄的薪資水準成長幅度小,物價卻不斷上漲,導致原本以800萬元做為購屋金額上限的首購族,也將可接受的總價下修到700萬元。
龍登國際廣告總經理戴嘉聖表示,若是在高雄市的蛋黃區,首購族的上限還是在800萬元,不過若到了較外圍的蛋白區,首購的總價上限就會下修到700萬元,這當然和前幾年高雄房市景氣不佳有關,不過戴嘉聖指出,自去年第2季開始,可以感受到高雄房市有回溫跡象,首購族可以接受的範圍也有拉高的趨勢。
上揚國際實業營業二處總經理朱建雄則表示,首購700萬元的上限是以3房作為基礎,若買的是2房,首購族的接受度則下修到500萬元,這也是為什麼建商紛紛推出小坪數的產品,就是希望以坪數控制總價,以迎合首購族的負擔能力。
不過就算外圍的2房總價在500萬元以內,也不見得高雄首購族就買得起,自備款就是個大問題,朱建雄指出,高雄的薪資水準不高,加薪的幅度也小,年輕人出社會5~6年後到30歲要買房,總價500萬元能拿出100萬元自備款的寥寥可數,幾乎都需要家人的協助。
薪資成長幾乎停滯就變成高雄的大問題,1位年逾35歲的上班族L先生就表示,自己待在1家傳產公司已逾10年,但公司是家族事業,升遷管道不透明,薪資成長幅度也極慢,一直到現在每個月的薪水都還在3萬多元,和老婆2個人加起來也不過6萬元,買房只能挑較偏遠的區段,才能負擔得起。(地產中心/高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