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10 00:00:41經濟日報 記者林政鋒/高雄報導
房地產價格高低與供給量關係密切,只要觀察那裡餘屋量多,房價就有進一步下探空間。綜觀高雄各行政區,鼓山、楠梓、左營等三個行政區的新成屋剩餘量合計,占全市的51%,其中楠梓位處外環是首購勝地,也是低價宅匯集地。
資深建商說,隨著年底縣市長選舉熱潮逼近,全台灣房市愈接近投票日,愈會進到短暫的低潮期,此一時間有購屋需求者可以把握機會,應可獲得更優的談判空間,買到便宜划算的好房。
市場專家表示,根據相關業者統計,當前高雄市全部的新成屋總量約5,100戶待售中,其中美術館為主的鼓山區約有1,100戶,是高雄各行政區中新成屋量最多的,其次是楠梓約800戶,再來是左營的約700戶,單這三個行政區合計,就占全高雄市可售新成屋量的51%,達半數以上。
房仲業者指出,賣壓是影響房價相當重要的關鍵因素。位於美術美五街一處六年屋齡高樓層住宅約70坪,原屋主堅持每坪25萬元以上,總價約1,800萬元售屋,但買家認為無此價值,雙方僵持數年,最近屋主向市場低頭,總價1,400餘萬元成交,每坪約20萬元,符合目前市況。
由於美術館地區餘屋量居高不下,一般相信隨著時間遞延,新成屋或新古屋的單價還要再下修1萬至2萬元,直到爆大量將餘屋浮額徹底去化,才會進到另一波的復甦期。
另方面,楠梓區新成屋建案,九成五以上都是首購族最能接受的1字頭房價,其中高雄大學以及接近高雄都會公園地帶,新建案如雨後春筍般冒出,購屋者有很多元化的選擇,行情從每坪13萬至16萬元為主,部分建商拉抬到18萬至20萬元,較高行情的開價,都是在等待一些不做功課的購屋者上門,能多賺就多賺些。
高雄市不動產開發公會幹部說,高雄市平均每年對新成屋的需求約在6,000至8,000戶,經過這幾年來的等待以及沉澱,港都目前新成屋供給減少,感覺上已有效去化,所以很多建商改推預售宅,不過楠梓、鳳山、橋頭等二環、三環以及四環地帶,局部地區成屋的量體相當大,都對房價造成抑制效果。
例如,橋頭新市鎮達麗建設的「全民萬歲」結構體已經起來,數百戶的量體在省道旁頗為壯觀,相對橋頭房價就是被限縮在單坪15萬元上下,再貴認同感就驟降了。
資深建商說,高雄房地產市場從數年前的高單價、高總價、大坪數的「二高一大」格局,演化到目前低單價、低總價、小坪數的「二低一小」為主流,由於建案產品趨於靈活輕巧,而且房價具親和力購屋者買得起,市場反而顯得活潑蹦跳,毛利率反而高,建商樂見活絡的市況,更喜愛自住型購屋者,為房市帶來穩定的銷售。
但隨著市中心外圍房市轉強,北高雄美術館或河堤等主流蛋黃區的中小坪數新成屋或新古屋,逐漸感受到去化壓力,陸續傳出降價到1字頭吸引買氣的策略,期待重新拉回首購剛性需求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