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13 · 作者 / 謝懿安 · 出處 / Web only
從太平洋另一端的美國實驗室發現關鍵基因,陳哲宏轉身回到台灣社會推動飲酒衛教,2018年成立台灣酒精不耐症衛教協會,是全球第一個針對酒精不耐症議題及衛教的非營利團體。今年5月9日首度喊出《台灣無酒日》,盼喚起民眾意識酒精對健康的危害。
由陳哲宏與學生命名的「酒精不耐症」是什麼?這是一種先天的基因缺陷,導致人體內缺乏乙醛去氫酶(Aldehyde Dehydrogenase, ALDH2),無法正常代謝酒精轉化成的乙醛。乙醛是世界衛生組織(WHO)認定的一級致癌物,若累積體內將大幅提高罹癌風險,特別是口腔癌、食道癌、乳癌、胃癌等。
根據估計,全球共有5億6千萬亞洲人帶有酒精不耐症,台灣就有45%的人有酒精不耐症,比例為全球之冠。如何喚起社會重視,是當今重要公衛課題。
今年62歲的陳哲宏旅美超過30年,為了讓更多人了解酒精不耐症,近年經常往台灣跑,從教育推廣正確知識,到規劃訂定亞洲的第一份飲酒指引,期盼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重視酒精不耐症並成功推廣的國家,讓亞洲各國借鏡。以下是《康健》獨家跨洋採訪,由陳哲宏口述、記者撰稿:
*****
根據最新2018年世界衛生組織全球酒精和健康年報(WHO Global Status Report on Alcohol and Health),全球每年超過300萬人因喝酒而死亡,平均每6分鐘就有1人因酒精使用而死亡。其中,酒精產生的乙醛是導致口腔癌、食道癌的重要因子。
很多人不知道,台灣壯年男性口腔癌的發生率與死亡率是世界第一,每年全國有3000人死於此癌。中國醫藥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講座教授葛應欽1995年發表的研究指出,喝酒罹患口腔癌的風險機率增加10倍,抽菸18倍,嚼檳榔28倍,3個習慣都有則是增加123倍。
「目前針對危險因子如檳榔、香菸都有宣導與政策,唯獨酒精被忽視,導致人數仍不斷攀升。我認為口腔癌的防治,應該要把酒精一併納入。」——陳哲宏
不只口腔癌,早在90年代的日本,醫生就觀察到很多食道癌病人都有喝酒習慣,且喝酒會臉紅,但還不了解之中的機轉。
我和史丹佛大學醫學院研究團隊在2008年美國《科學(Science)》期刋發表的文章中報導乙醛去氫酶這個基因,在心肌梗塞時自我保護扮演重要角色。當心臟在缺氧狀況會產生醛類,就需要乙醛去氫酶分解,來保護心臟。
而缺乏乙醛去氫酶,同樣不能代謝酒精產生的乙醛,我們命名為「酒精不耐症」。估計全球中缺乏這型基因的人,以亞洲地區為多,台灣人有的比例是全球之冠,高達45%,勝於新加坡40%、日本30%、韓國25%。
當時有機會回到台灣,很驚訝竟然沒有人知道這件事。坐計程車和司機聊天,問為什麼喝酒會臉紅,很多人都回「是因為代謝比較好,肝比較好阿!」不少專家也會鼓勵小酌兩杯,有助健康。
東方文化的中國、日本普遍都有這樣的錯誤觀念,上一代教下一代,這讓我決定應該要有人出來宣導正確觀念。
自身就有「酒精不耐症」了解喝酒痛苦 改變飲酒文化是重點
我念遺傳學博士,在做相關研究前,我有酒精不耐症卻不自知。只要喝半瓶啤酒就會臉紅、心跳加速;喝一杯以上,若沒配水會頭痛、想吐;喝到兩杯啤酒就感覺要昏倒。
慶幸的是,我的環境不用喝酒應酬,但很多文化並非如此。職場上司、同儕,逢年過節聚會壓力,即便喝酒嘔吐,還會說多訓練就好。
可是會有不舒服的反應,代表身體告訴你不能再喝,若是勉強飲酒,反而更傷身。這樣的飲酒文化應該要改變,不喝酒不應該代表生意作不了,今年國健署也出來呼籲,尾牙、春酒、家庭聚餐,不建議再用「不醉不歸」來勸酒,避免拼酒式的情緒勒索。
盼盡快建立飲酒完整指引 供亞洲各國借鏡
國際上,我們有跨國專家建立國際乙醛去氫酶缺乏症研究聯盟;在台灣,則和台北慈濟醫院身心科主任陳益乾等醫師、公衛學生等共同成立台灣酒精不耐症衛教協會,辦研討會、活動,到企業、醫院宣導,今年首次在5月9日提出《台灣無酒日》,鼓勵大家一起減酒、戒酒、不飲酒。
從2014年到現在,雖然觀念有比較普及,但我估計不到10%的人知道。現在預計從國小、國中、高中時的健康教育就推廣。在醫療端,可以透過基因檢測來了解自己是否有基因缺陷。若有酒精不耐症,同時又習慣喝酒、抽菸,就要特別追蹤口腔狀況,不要等到罹癌時才治療。
我今年62歲了,是個基督徒,推廣酒精不耐症這樣的衛教,對我來說像是傳福音,學醫學、研究就是要幫助人群。身為研究員,在實驗室做研究能有貢獻,但我覺得是時候走進社會,對人類的貢獻可以更大。
或許有人會想,擁有這樣的基因缺陷是壞事,但我不這麼認為;相反地,或許是對我們有某種保護作用,才從老祖宗那裡傳了下來,這是我現在另外探索的領域。
《康健》提醒您,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台灣目前還缺乏全面性的酒精政策,期盼我們可以成為亞洲第一個建立完整指引與酒精對疾病防治政策的國家,讓鄰近各國效仿。